當我在DCHOME的NIKON區尋找點樣用好D300時,
又真係找到一些沒有想過的用法,
例如:怎樣的設定達到最快反應的51點追焦。
唔用電池座也可以達到每秒8格。
同時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
NIKON區人覺得CANON唔夠好,
Canon區就話紅圈白鏡才是鏡頭皇者。
各有各話。
#1 Nikon 17-35 在 Canon 5DII
這個C/N Mix感覺如何?
可能大家俾左好多錢才擁有一台相機/鏡頭,
如果機/鏡唔夠好,
咪好似好傻。
在討論區常見網友留言,
用了貴器材,但照片沒有特別,
在這些討論區就被人笑虐
"買器材送技術"
看罷也覺得幾難為這些新影友,
在攝影上每個人也需要學習階段
何須挖苦相迫。
雖然canon和nikon的相機我用得不多,
Nikon有D80/D300/D700,
Canon有350D/5DII
感覺上Nikon的機身操控方面較強。
而canon的高像素和運用方便性很吸引
但是2家也會留有一手給他們頂級產品(1Ds或D3系),
真係各有各好,
各有各強。
再看看用nikon/canon的朋友,
他們的照片又影得好靚,
高解像,發色濃,
這2年大廠產品看來越來越相近,
誰是相機林第一還是留待測試人員驗証。
在鏡頭方便,
在網上看到Zeiss也有鏡頭可用在Nikon機上。
心思思入左枝macro 50mm。
#2 Zeiss MP 50 (解像度一點也不賴)
睇睇下又覺得旋轉散景幾得意
見平平地又買左枝biotar 58mm改落nikon拍照。
影花花/紅葉,自己偏好旋轉散景。
#3 小花
#4 紅葉
這樣便開始走上了把玩舊鏡頭拍照。
有些影友不單止欣賞鏡頭的解像力,
還會看重鏡頭的造工,
如德國Voigtlander DKL series,
鏡頭上手好像是工藝品一樣。。
#5 Voigtlander Bessamatic & 50mm lens
#6 金屬鏡身,造工漂亮。
#7 Septon 色濃,富立體感 (順德清暉園)
有段時間看過有些前輩,
把玩一些已退役舊電影鏡頭,
把它們重回拍攝的崗位。
其中,台灣JT大大的post影響了很多中港台影友。
他們發掘每一枝鏡頭的特性,
欣賞鏡頭解象度,
注重散景,
調子和發色層次等等。
所拍的相片跟 今天nikon/canon/leica/zeiss現代鏡很不一樣。
自己玩唔起ACDK鏡頭,
唯有用手上的舊鏡學效怎樣影散景
那時我的卜充斥著注重散景照片,
影相成日係波波散,旋轉散,
無散不歡。
大家應該會睇到暈,睇到悶。
諗番起真係未有功夫用散景協助構圖,
不過把玩的過程也算是種享受。
#8 波波鏡波波散,影花還是樹
#9 Tarmon 350 反射鏡
油畫般散景
#10 Cooke Telekinic c-mount
#11 Dallmeyer Super Six Projection Lens
這個嘗試不同鏡頭過程,
反而會多點留意每一件器材的特性,
怎樣去發揮器材的長處,
同時避開器材短處
老鏡最常見問題是怕雜光而容易FOG,
便加添長hood,和留意鏡頭入光的環境。
迫使在拍照時更注重曝光,
怎樣用光來強調主體。
#12 英國Cooke Telekinic,色彩還原和通透感不俗。
Harry Potter 電影系列也是Cooke產品拍攝。
#13 影友因這枝鏡,賣D300上D3
(這枝鏡也有缺點,有興趣猜猜?)
兜兜轉轉玩了3年,
機王、鏡王仍在世,
不過對我來說是一件藝術品、拍攝工具,
攝影只是一個興趣,
相機和鏡頭是好玩的玩具
玩具沒有最好,
只有好玩和不好玩
<< D300己經出院 - 全篇完>>